开启智慧人生 成就中国梦想


示范区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示范区建设

示范区建设

教育信息化试点区介绍

一、 建设背景

“教育信息化试点区” 建设是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我们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贯彻落实教育部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依托多年来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建设,引领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二、建设目的与意义

“信息化试点区”项目的建设目的是构建符合试点区教育实情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及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模式;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协调发展;打造专业教师团队;搭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通过“信息化试点区”项目的开展,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方法和规律,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提供理想模式,这对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1.根据当地教育发展现状及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与设计;

2.在当地已有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建立能够多级联动的教育公共(云)服务平台,将各类应用平台集成在一起,解决各级教育教学资源与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纵向不贯通、横向不关联、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3.建立或完善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校本培训与网络研修、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分析、办公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区域间信息化协作等工作,促进区域教育公平;

4.为当地中小学及职业院校规划、设计并建立能够有效支持教学、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办公与管理、家校互动等的数字校园系统,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5.为当地培养各级各类能够深入开展教学信息化工作的教育管理人员、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员,培养能够在本区起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学科带头人;

6.在试点区搭建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推动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与指导、组织当地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搭建区域间交流研讨平台等途径,有效推动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

四、实施方式

依托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以及全国知名教育专家,为试点区搭建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及数字校园平台,并定期前往试点区提供指导与服务,以任务驱动方式开展工作,为当地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指导,以课题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每学期至少四次,每次3-5天(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立详细工作日志。

此外,还将分批选择试点区教师前往东北师大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同时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育信息化试点校介绍

一、项目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促进教学和管理方法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最佳途径。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已经大面积普及应用。但是,中小学教师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应构建什么样的数字化环境才能有效支撑教学活动等是基础教育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建设目的与意义

“基础教育信息化试点校”项目的建设目的是构建符合试点校教育实情的数字化校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应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通过“基础教育信息化试点校”项目的开展,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方法和规律,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提供理想模式,这对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1.根据试点校教育发展现状及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字化校园整体规划与设计;

2.为试点校现有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建立能够有效支持教学、学习、研培、办公与管理、家校互动等的绿色数字化校园,通过特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为当地培养各级各类能够深入开展教学信息化工作、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教育管理人员、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员,培养能够在本校起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学科带头人,;

4.为试点校搭建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推动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与指导、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搭建区域间外交流研讨平台等途径,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虚席模式,有效推动当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

四、建设内容

1、构建数字化校园

此项目建设通过在各省市选择合适的中小学校(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作为示范学校,围绕“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信息发布、教研与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帮助学校解决原有信息化资源建设庞杂、不系统以及信息“孤岛”的问题,对学校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从而实现学校“教学管理数字化”、“教学教研数字化”、“学生学习数字化”及“与社会沟通数字化”。

2、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动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为示范校配备学校所需的信息化支撑软件,还对示范学校定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推动工作,帮助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管理与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科教师走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误区以及困惑,让信息技术有效发挥其功能特点,改变教与学的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变革,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3、树立典型,推广成果

让学校在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服务平台中,在当地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在交流与发展的平台中,推广研究成果。

五、试点校遴选条件

1、学校领导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乐于做示范学校工作,学校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应用及其反馈工作;

2、学校具备安装东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软件的硬件设备及环境;

3、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

六、实施步骤

为使“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帮助学校明确工作目标,使其责任到人,工作有序开展,特提供如下实施途径,供示范学校借鉴。

1、确定试点学校,选拔学科研究教师

2、构建数字化校园,形成学校特色

3、开展分层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能与信息素养

4、以活动促应用,以活动促发展

5、培养学科骨干教师,打造精品课程

6、构建交流与发展平台,推广示范学校研究成果